首页

学术活动

当前位置是: 首页 -> 学术活动 -> 正文

吉大物理名家讲座:Kitaev量子磁体:场致自旋液体与拓扑激发磁卡效应

作者: 发布时间: 2025-09-09 浏览次数:
报告人 李伟,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报告时间 2025年9月11日9:30
报告地点 中心校区唐敖庆楼B区521报告厅

报告题目:Kitaev量子磁体:场致自旋液体与拓扑激发磁卡效应

报告嘉宾:李伟,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

报告时间:2025年9月11日9:30

报告地点:中心校区唐敖庆楼B区521报告厅



嘉宾简介

李伟,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,从事强关联多体理论与计算研究。200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,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,2012-15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。近年来研究组在量子多体计算方法发展、量子磁性新物态与新效应等前沿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。近5年以通讯作者发表Nature 1篇、Nat. Phys. 1篇、PRL/Nat. Commun. 11篇等,研究成果入选"两院院士评选的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"和"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"。担任CPL等四刊青年编委、《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》编委。获国家基金委优青、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。2022年担任中科院-财政部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负责人,202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(B类)首席科学家。


讲座摘要

Kitaev模型是严格可解的量子自旋液体系统,其物理实现载体—— Kitaev六角晶格磁性材料已成为量子磁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前沿。报告将介绍我们近年来在Kitaev量子磁性体系方面所做的系列工作:通过发展精确多体计算方法 —— 热张量网络方法,我们从热力学数据出发,确定了重要Kitaev自旋液体候选材料α-RuCl3的微观自旋模型,理论预言了其中磁场诱导的新奇物态与量子相变,并与东京大学国际强磁场实验组合作验证;与南京大学中子散射组合作,在六角晶格阻挫磁性材料Na3Ni2BiO6中提出Kitaev相互作用稳定的1/3磁化平台新机制;开展理论计算分析,提出自旋分数化导致的新型拓扑激发磁卡效应,为Kitaev材料在极低温制冷方面的应用开辟新思路。